唐朝时期,李泌是一位出类拔萃的才子,出身名门望族,在安史之乱中成为唐肃宗最得力的谋士,屡屡出奇制胜,贡献了不少智谋。然而,当战乱平息、肃宗问他希望获得何种赏赐时,李泌的回答却让人大吃一惊,他只求“枕在皇帝的膝上,睡上一觉”,这到底是为何?
李泌,字长源,出生于辽东郡襄平县,家族是历史悠久的关陇贵族李氏家族。李家自西魏和北周时期便在政坛占据重要地位,祖先李弼曾为西魏的八柱国之一,为家族立下赫赫战功,奠定了李家政治地位的基石。李泌是李弼的六世孙,与李渊、李世民也有远亲关系,父亲李尚侍在朝中担任高官,李家的背景可以说极为显赫。
然而,李泌并未依靠家世进入仕途,而是凭借个人的才能脱颖而出。自幼聪慧,被誉为“神童”,四岁时便开始学习经史,六岁时就得到了唐玄宗的亲自召见。开元十六年,唐玄宗与宰相张说下棋,因棋局难解,玄宗便让年仅六岁的李泌作诗应对。李泌随口吟出了“方若行义,圆若用智,动若骋材,静若得意”一诗,唐玄宗为李泌的才思所折服,立刻命令李家好好培养他,李泌因此得到皇帝的青睐,日后的仕途便铺平了道路。
展开剩余73%李泌虽然少年成名,但并没有像其他士人那样早早进入官场,反而由于政治动荡、朝廷腐败,他对官场产生了厌倦之情,转而投身道教修行,寻求心灵的宁静和超脱。他深入研究道教经典,潜心研究黄老之术,常常隐居在终南山、华山等名山,过着与世隔绝的隐士生活,因此他还被人称为“山中宰相”。
尽管如此,李泌并未完全远离政治,他始终关注朝廷的变化。安史之乱爆发后,唐朝面临空前的危机,唐玄宗晚年朝政腐败,导致叛军迅速占领长安和洛阳,唐玄宗被迫逃往蜀地,太子李亨即位成为唐肃宗,开始承担起平定叛乱、恢复大唐安定的重任。李泌得知消息后,毅然出山,不仅是为了帮助儿时的好友李亨,也为大唐出一份力。
李泌凭借出色的谋略,很快成为唐肃宗最为倚重的谋士,他在多个关键问题上展现出超凡的判断力,帮助唐肃宗逐步扭转战局,最终稳定了局势,收复失地。李泌制定的战略多次被采纳,其中包括平定叛军、恢复长安的策略,虽然他当时主张等待叛军集中后再决战,但由于唐肃宗急于恢复长安,提前出兵,最终虽然成功恢复了唐朝政权,但未能彻底打垮叛军,这也埋下了日后覆灭的隐患。
安史之乱平定后,唐肃宗准备为李泌的功劳进行奖励,但李泌却提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要求——“臣唯一的愿望就是枕在陛下的膝上,睡上一觉”。这一请求显然突破了当时的君臣礼仪,令在场的群臣震惊不已。其实,李泌的请求并非一时心血来潮,而是有着深刻的含义。
李泌与唐肃宗早已建立了深厚的友谊,他们之间的关系早超越了普通的君臣之谊。李泌的请求反映了他对官场的厌倦,以及他对生活超然物外的追求。李泌并不看重权力和财富,他宁愿远离官场、享受内心的宁静,而这个要求实际上是暗示自己想要辞官归隐。唐肃宗理解李泌的心意,虽然不舍,但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。
李泌的归隐生活并不意味着完全退出政治,他时不时会出山为国家提供意见和帮助。唐肃宗及后来的君王依然十分器重他,哪怕李泌不再正式出任官职,也始终得到应有的尊重。
李泌的“枕膝之请”虽然看似简单,但它展现了李泌对政治的深刻洞察以及他清醒的自我认知。他通过这一行动告别了政治纷争,避免了身陷其中的风险,体现了非凡的智慧。在动荡的政治环境中,李泌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地在仕途与隐退之间找到了平衡。
发布于:天津市粤有钱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